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(2/3)
眼见此情此景,朱元璋忽然来了诗兴,念出了灵光一闪下想出的诗句:“微微细雨洒斑竹,阵阵清风吹落花。”
只是他有了前两句,后两句却怎么都想不出来了,反复念了几遍,还是想不出来。
这时,道观的角落里忽然传来一声轻笑。
“你这书生,能想出后两句吗?”
“这有何难?”
这书生倒是狂傲,一副鼻孔看人,不为权贵摧眉折腰的样子,指着远处的京城,只是随口吟道:“独倚阑干闲眺望,乾坤都属帝王家。”
朱元璋一怔,看着道观,有心考考他。
“老子天下第一。”
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的意思了,“老子”既指他自己,也指道教的老子。
谁料,这书生指了指钟山的圣孙坛方向,轻而易举地便对了上来。
“孙子举世无双。”
“你这书生倒是有趣,姓甚名何?可有表字?”
“解缙,字大绅,赴京访友。”
而就在这时,远远地来了几匹快马,到道观前止步,一个宦官打扮的年轻人匆匆赶来。
朱元璋眉头一皱,他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白龙鱼服,所以已经下旨了,没有重要事情,都等回宫再说。
这个从云南俘虏回来的年轻宦官,办事麻利,头脑清晰,同时知道分寸,很得朱元璋喜欢,看他这副架势,明显是有急事,不会无的放矢。
所以朱元璋上前走了几步,静静地看着他,并未开口训斥。
穿着蓑笠的马三保喘了口气,平复了一下呼吸后,行礼禀报道。
“启禀陛下,宫中无线电台传来辽东军中的消息,魏国公徐达得了背疽,病得厉害,已经无法视事治军了。”
“背疽?”
朱元璋微微蹙眉,这可不是什么好病,范增、刘表、孟浩然等人都因此病离世。
他招来身边的王景,口述了一条圣旨令其拟旨,乃是下令信国公汤和领军,燕王朱棣护送徐达回京,随后摘下腰间随身携带的印章盖上。
辽东战事已经基本结束,明军可谓是大获全胜,剩下的收尾工作,以汤和的资历和能力足以胜任。
至于让燕王朱棣送徐达回京,则是朱元璋存了些私心,一方面是朱棣是徐达的女婿,这时候照顾岳父合情合理,另一方面是有段时间没见朱棣了,朱元璋也想见见儿子,同时交代一下北方的事情。
只是他有了前两句,后两句却怎么都想不出来了,反复念了几遍,还是想不出来。
这时,道观的角落里忽然传来一声轻笑。
“你这书生,能想出后两句吗?”
“这有何难?”
这书生倒是狂傲,一副鼻孔看人,不为权贵摧眉折腰的样子,指着远处的京城,只是随口吟道:“独倚阑干闲眺望,乾坤都属帝王家。”
朱元璋一怔,看着道观,有心考考他。
“老子天下第一。”
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的意思了,“老子”既指他自己,也指道教的老子。
谁料,这书生指了指钟山的圣孙坛方向,轻而易举地便对了上来。
“孙子举世无双。”
“你这书生倒是有趣,姓甚名何?可有表字?”
“解缙,字大绅,赴京访友。”
而就在这时,远远地来了几匹快马,到道观前止步,一个宦官打扮的年轻人匆匆赶来。
朱元璋眉头一皱,他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白龙鱼服,所以已经下旨了,没有重要事情,都等回宫再说。
这个从云南俘虏回来的年轻宦官,办事麻利,头脑清晰,同时知道分寸,很得朱元璋喜欢,看他这副架势,明显是有急事,不会无的放矢。
所以朱元璋上前走了几步,静静地看着他,并未开口训斥。
穿着蓑笠的马三保喘了口气,平复了一下呼吸后,行礼禀报道。
“启禀陛下,宫中无线电台传来辽东军中的消息,魏国公徐达得了背疽,病得厉害,已经无法视事治军了。”
“背疽?”
朱元璋微微蹙眉,这可不是什么好病,范增、刘表、孟浩然等人都因此病离世。
他招来身边的王景,口述了一条圣旨令其拟旨,乃是下令信国公汤和领军,燕王朱棣护送徐达回京,随后摘下腰间随身携带的印章盖上。
辽东战事已经基本结束,明军可谓是大获全胜,剩下的收尾工作,以汤和的资历和能力足以胜任。
至于让燕王朱棣送徐达回京,则是朱元璋存了些私心,一方面是朱棣是徐达的女婿,这时候照顾岳父合情合理,另一方面是有段时间没见朱棣了,朱元璋也想见见儿子,同时交代一下北方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