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了,悬赏发出,现在就剩下耐心的等消息了。”高东旭发完悬赏,立刻快速退出暗网,拔下网线,关掉电脑,笑着对冷锋说道。

    看着高东旭一系列熟练的动作,冷锋对高东旭的谨慎小心又有了新的认识。

    “对了,你会化妆吗?”高东旭看着冷锋问道。

    “学过。”冷锋点头答道,“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“一会儿咱们去一趟津门,我要找一个专门做赝品,卖假货的古董贩子,我不想以真实身份和样子和他接触。”高东旭没有隐瞒要做的事,当然,也没有全部告诉冷锋自己的目的。

    “我只能把你往老了化,贴上胡子,戴假发,眼镜。。。”冷锋看着高东旭的帅脸,立刻说出了方案。

    “行,化妆的东西我早就准备好了,本来还想找个化妆师帮我化,现在有你就省事了。”高东旭笑道。

    “我的技术肯定没有化妆师厉害,我学的都是为了应对渗透侦察的化妆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足够了。”高东旭笑道。

    “那行。”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八字胡,三七分油头,一副金丝镜框茶色镜片的眼镜,显的傲慢不羁,变得沧桑的高东旭站在镜子前,满意的笑道:“不错,不熟悉我的人,根本认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冷锋也戴上了一个假发,戴上了一副墨镜和胡子。

    “走吧,咱们去津门——”

    两人打车到了火车站,坐上城际高铁,直奔津门。

    三十分钟后,高东旭和冷锋到达津门,走出车站,打了一辆车,直奔沈阳道古物市场。

    沈阳道古物市场始建于1987年,原为街道组织的旧物交换市场,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古物交易场所,现已成为全国最大古文物集散地。

    市场里有百余家店铺和300多棚亭,地摊。店铺均为仿古式装修,古典文雅,大多经营杂项,从古瓷,家具一直到各类工艺品,大小新旧货各色齐全。

    京津地区古玩行当里有这么一句话,叫做先有沈阳道,后有潘家园,虽然已经无从证实这句话的由来,但遍寻整个古玩圈,无论是玩瓷器的,还是藏玉器的,无论是跑道儿的,还是包袱斋,普遍认定这句话是真理。

    高东旭和冷锋来到人声鼎沸的沈阳道,看着一块块破布连在一起的地摊,绵延数百米,甚是壮观。每块破布上摆放的东西更是包罗万象,琳琅满目。

    地摊儿,就是沈阳道的精气神。

    当然,这里和全世界的古董市场一样,有一部分是真古玩,也就是那些经过许多年历史流传下来的,可这些真古玩占据的份额实在太小,不是老手根本无法分辨。

    至于,其他假的古玩则比较简单了,都是小贩们直接从外地购买后自己加工而成,看上去和真古玩并没有太大不同,也是充满着历史痕迹。

    可是,这些假的古玩不仅没有价值,成本也低得夸张,一般一个假古玩的陶瓷碗成本不用2块钱,但是摊主们通常可以卖到上百元。